中瑞建交75周年暨“中瑞文化和旅游年”之际,四川泸沽湖迎来两大文旅盛事:8月31日,国内首家女性主题艺术博物馆“她美术馆”正式揭幕,同期股票配资的流程,跻身万豪国际集团阵营的泸沽湖隐奢逸境酒店开门迎客。这“一文一旅”双地标登场,不仅让泸沽湖的摩梭文化与国际元素展开深度对话,更成为凉山州推进泸沽湖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标志性实践。
“她美术馆”扎根泸沽湖绝非偶然。这片被誉为“母系氏族家园”的土地,承载着2000余年的历史记忆,生活于此的摩梭人至今沿袭着远古母系制遗风,被世人称作“神秘的女儿国”。摩梭人的生活习俗、建筑特色、民族服饰等散发着鲜明的地域魅力,其历史、文化、社会及学术价值在国内外举足轻重,这一独特的母系大家庭群落,为探讨性别平等议题提供了浑然天成的文化语境。
从选址到内核,“她美术馆”始终深植泸沽湖的文化基因。场馆设计巧妙融合摩梭传统工艺与当代建筑语言,“祖母屋”“花楼”“男女柱”等文化符号贯穿其间,诉说着古老文明的当代回响。首展“轻舟”更显巧思,以泸沽湖与瑞士高山湖泊的景观共鸣为纽带,呈现华裔瑞士籍艺术家罗明君与瑞士诗人阿尔贝托·内西的跨媒介对话。
瑞士驻华大使白瑞谊对“她美术馆”的成立倍感亲切,在瑞士山区楚茨,也有一座类似的女性博物馆。“女性艺术值得被特别关注,而这种关注本身就是推动性别平等的重要方式。”他表示,今年瑞士已在中国10余座城市举办30多场文化活动,此次泸沽湖女性艺术博物馆的启幕,是中瑞文化交流中的一次探索。阿尔贝托·内西专门为泸沽湖创作的诗歌被永久镌刻在美术馆的墙上,他说:“诗歌是世界通用的语言,泸沽湖的湖水不仅映照中国的群山,也映照着瑞士的山川。”在他看来,诗歌拥有消解距离与障碍的力量。
据“她美术馆”创馆馆长、策展人罗怡介绍,未来美术馆将通过国际艺术家驻留计划、女性艺术文献中心、专题论坛等形式,打造国际化的女性艺术交流与性别平等对话平台。活动现场,“她美术馆”还与澳门有关部门签署合作备忘录,计划在文化、艺术、建筑等领域开展展览、学术交流、文化遗产保护等跨地域合作,助力女性艺术整体发展。
活动现场,观众与摩梭阿妈交流花腰带织法。
与“她美术馆”相隔不远,新开业的泸沽湖隐奢逸境酒店同样以“文化赋能”为核心。酒店由凉山文旅集团投资,引入世界级酒店集团的运营标准与团队,设计中融入摩梭木屋、火塘等文化元素,推窗即可望见摩梭聚居村落与牛羊成群的牧野风光。国际化服务标准的落地,不仅推动泸沽湖旅游品质升级,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——新酒店刚开业便接到两笔国际品牌活动订单。
“这是泸沽湖与世界的又一次深情牵手。”凉山文旅集团董事长刘康表示,近年打造的摩梭家园文旅项目始终以“保留原住民文化形态”为前提。此次“她美术馆”与高端酒店同步亮相,正是对2025年凉山州《关于促进泸沽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》中“三大目标”的积极响应,通过国际合作提升服务能级,推动泸沽湖从“神秘女儿国”向“世界旅游目的地”稳步进阶。
泸沽湖的独特魅力,在于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的深度交融。这份不可复制的吸引力,不仅持续吸引着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,更孕育出兼具生态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独特景观。9月15日至16日,2025年凉山首届泸沽湖转山转海节将在泸沽湖景区举办。作为摩梭人盛大庄重的传统节日,转山转海节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记忆。从摩梭文化的活态传承,到女性艺术的国际对话,再到文旅服务的标准升级,泸沽湖正以多元融合的姿态,书写着凉山文旅“在地文化焕新”与“国际视野接轨”的双向答卷,向世界展现着中国西南的独特魅力。(本报记者 王雪娟)
来源:中国文化报股票配资的流程
天盈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